2022年1月,預制菜概念股飄紅。國聯水產、得利斯等相繼出現“3連板”“7連板”;味知香橫空出世,水產預制菜鮮美來提交招股材料,多個預制菜品牌獲億元融資,就連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也孵化起預制菜項目“舌尖英雄”。
百度指數顯示,疫情期間“預制菜”搜索熱度達到峰值,2020年天貓預制菜銷量同增111%。京東今年5月發布的《2022年京東超市即享食品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2021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56%。
商務部數據則顯示,“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”中,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5.9%。
同時,產業基地、研發平臺、倉儲冷鏈物流的日趨完善,也“恰到好處”地助力了預制菜行業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快速發展。
企查查數據顯示,2020年是十年來新增預制菜相關企業 多的一年,新增1.28萬家,盡管2021年增量同比減少了67.34%,但在疫情情況下依然新增0.42萬家。
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則顯示,2021-2022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20余起,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。2021年4月,賽道還誕生了頭個上市公司味知香。
在消費經濟承壓的背景下,廣東、江浙等不少地方政府也看到預制菜在促進創業就業、消費升級等方面可能發揮的積極作用,積極布局預制菜產業。
從預制菜一股到預制菜之都,預制菜頻頻登上行業熱搜。